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8.python之面相对象part.6(python类中的多态与多态性)
阅读量:714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113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一.什么是多态性?

多态性依赖于类的继承特性和派生特性,多态性是指具有不同功能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,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函数名调用不同内容的函数。

为了更好的理解,接下来拿len()函数来举个例子:

len()函数的功能是用来求一个序列的长度,那么len()这个函数是如何获取到序列的长度的呢?

len()函数就是通过执行对象的__len__方法来获取到一个序列的长度。

python中常见的一些基本数据类型, 比如字符串,字典,列表,元组 都具有名为__len__方法,所以len()函数无序知道这个对象是由哪个类产生的,只要调用它们的__len__方法就可以获取到这个序列的长度了。

下面我们来手动模拟下len函数的功能。

l1 = [1,2,3]  #定义一个列表,通过这个列表来举例。

t1 = (1,2)

d1 = {'k1':'v1','k2':'v2'}

l1.__len__()  #我们先来执行下这个对象的__len__方法,看看会有什么效果。

t1.__len__() 

d1.__len__()   #l1,t1,d1这三个对象完全不是由一个类产生的,但是它们都具有同一个方法,就是__len__,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长度。

输出:

3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成功获得了这个l1对象序列的长度。(列表)

2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t1的长度(元组)

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d1的长度 (列表)

#接下来创建一个test_len函数,来模仿len函数,去调用一个对象的__len__方法获得一个序列的长度。

def test_len(obj):   #可以给该函数传入一个参数,这个参数没有任何类型的限制,传入的值可以是任何类型

    print obj.__len__()   #调用这些对象的方法都一样,但是执行的结果并不同,因为这些对象是由不同的类产生的。

test_len(l1) #执行这个函数,将l1这个对象传入。

输出:

3       #实现了和len函数一样的功能。

test_len(t1)

输出:

2

test_len (d1)

输出:

2

其实从上面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python默认就是支持多态性的~

这种多态性的好处主要有两点:

  1. 让程序变得更灵活,不管要给函数所传的对象,千变万化,最终都是通过一种形式去调用~

    (例如:len(l1) )

  2. 大大的增加了程序的可扩展性。

最后呢= =引用一下我室友的名言:

多态是站在定义的角度来说的,多态性是站在使用的角度来说的~

多态性:使用同一种调用方式,得到不同的执行结果。

多态:一种事物的多种形态,比如人类,猫类,狗类

      本文转自苏浩智 51CTO博客,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51cto.com/suhaozhi/1917921,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(译)基于 Promise 的JavaScript 电池新 API
查看>>
Centos 安装postgresql
查看>>
JavaFX 已从 JDK 中独立拆分,早期预览版开放下载
查看>>
如何应对服务器压力?服务器横向扩展(加机器)策略漫谈
查看>>
avalon js单页面滑动切换
查看>>
垃圾回收机制算法分析
查看>>
特斯拉史上最重要发布会?Elon Musk 交底全自动驾驶计划 ...
查看>>
Unity组件:Audio Chorus Filter PRO only 音频合声滤波器 ...
查看>>
Flutter MergeableMaterialItem
查看>>
开源监控利器Prometheus初探
查看>>
性能优化技巧 - 查找
查看>>
在阿里,我们如何管理测试环境
查看>>
Kubernetes 实战教学,手把手教您如何在 K8s 平台上使用 Compose(一) ...
查看>>
MultipartFile文件上传
查看>>
如何不花钱得到一辆特斯拉Model 3,挖漏就成
查看>>
python设计模式(六):桥接模式
查看>>
手写Java线程池
查看>>
编排管理成容器云关键 Kubernetes(K8s)和Swarm对比分析 ...
查看>>
Spring Cloud Hystrix源码分析
查看>>
AMD的双向田忌赛马:7nm中端CPU挑落顶级i9,旗舰GPU只对位NV三当家 | CES 2019 ...
查看>>